裝配式建筑施工內(nèi)容
發(fā)布時間:
2024-07-31
施工|鋼結構施工
在鋼結構工程中,裝配式鋼結構的施工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關乎著整個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在裝配式鋼結構的建設中,施工隊伍要對鋼結構進行統(tǒng)計、分析,確定其數(shù)量、尺寸等要求,并對其進行統(tǒng)一的生產(chǎn)和加工,以達到符合建設項目需求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施工隊伍要充分利用鋼結構的材料,使其具有較高的延展性和穩(wěn)定性,確保裝配式建筑的正常施工。目前,在災后重建、鐵路等緊急工程中,廣泛地采用了裝配式鋼結構的施工技術,并且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裝配式鋼結構的施工工藝可以很好地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實際工程中有著很大的實用價值。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的房屋建筑中,這種技術還沒有得到普遍的使用,因此其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施工|外墻樓板施工
在裝配式建筑中,采用拼裝設計思想來進行外墻樓板施工,可以顯著地提高施工效率。第一項是外墻節(jié)點的防水施工。在外墻節(jié)點防水工程中,施工單位將其用于建筑外墻轉角處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利用裝配式建筑工程對這些特定部位進行施工后,施工的精細程度和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都可以得到顯著的改善。第二項是外墻的整體安裝。通過對裝配式建筑進行支撐,使施工項目能夠達到整體安裝、施工流水化、規(guī)范化的要求。在對裝配式建筑外墻進行安裝之前,需要測量和計算外墻構件的大小,并對其進行最優(yōu)的外墻安裝。在預制件組裝完畢后,施工人員只需將預制件之間的空隙封閉起來,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外墻的施工工作量,簡化外墻的施工程序,加速項目的建設進程。
施工|混凝土墻體澆筑
在裝配式建筑中,混凝土墻的澆筑可以采取分層施工方法,其澆筑時間應比初凝時間短,所以在施工現(xiàn)場應合理地控制每一層的澆筑時間和高度。然后采用分層振搗法,在澆筑場地進行均勻的振動,從而可以避免混凝土的過振和漏振問題。在振搗過程中,振動棒應按快插慢拔的原則,同時要掌握好搖桿的插入深度,當混凝土中出現(xiàn)了沉陷和浮泥時,應立即停止振動操作。另外,施工人員在澆筑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碰到預埋件、模板、鋼筋等材料,在澆筑完畢后,要根據(jù)標高線對鋼筋進行整理,找平墻體上端的表面混凝土,并將表面的漿液徹底清除,以方便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
施工|預制疊合板安裝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預制疊合板的安裝是許多技術應用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需要引起有關工作人員的重視。在裝配預制疊合板時,應保證其與工作層間的間距為300mm,并按施工規(guī)程進行嚴格控制,在施工過程中要認真核對操作流程,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有問題的部位進行及時調(diào)整,盡量減小裝配錯誤問題的發(fā)生概率。在預制層合板的裝配中,必須事先設置好臨時支撐點,保證各支撐件的間距,并在裝配完成后,再將臨時支撐拆卸下來。除此之外,在施工過程中,若涉及兩層結構的安裝,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進行雙層支撐,首先需進行上部疊合板的安裝,其次在安裝完畢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待混凝土完全固化后再進行強度測試,保證其強度大于70%,最后再由施工方取掉下部支撐物。
施工|預制構件吊裝
·制訂起重計劃。由于各種預制件的尺寸、重量和受力狀況各不相同,因此為了確保構件的安全吊裝,必須針對構件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吊裝方法和吊點設計。比如,在選擇吊裝方法時,應根據(jù)構件的類型選擇,如預制墻板、預制柱采用平吊等。而在布置吊點時,應根據(jù)受力狀況來確定,如梁、板等受彎構件,應將吊點設在彎矩較小的部位,可設2個或4個吊點,在較小的預制件上設1個吊點。
·進行構件的試吊工作。為了檢驗吊裝方案是否可行,防止出現(xiàn)構件從高空墜落等安全事故,應事先進行構件試吊,在構件上安裝吊環(huán),將構件緩慢吊至地面0.2~0.5m的高度,觀察構件狀態(tài),如發(fā)生傾斜失穩(wěn)、構件變形開裂等異常情況,則應及時分析問題原因,調(diào)整吊點數(shù)量和位置,必要時更換吊裝方法,在方案調(diào)整完畢后重復開展試吊作業(yè),直至試吊通過。
·正式實施起重工作,在吊裝線路沿線設置障礙物之前,施工人員應設置施工安全警示牌,嚴禁閑雜人等進入工地。在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后,操作起重機將預制件均勻地吊到工作面上,并根據(jù)搖擺的振幅調(diào)整吊車的轉速,當擺件明顯搖晃時,降低吊車的轉速,如果需要,將吊桿懸吊一段時間,等部件恢復到穩(wěn)定狀態(tài)后,再重新起升。當部件被吊到工作面的上方時,將其懸掛在上面0.3~0.5m的高度,調(diào)節(jié)部件的傾角和水平,然后慢慢地將部件下降到合適的位置。
施工|預制構件安裝
·安裝預制柱。在對預制柱進行安裝的過程中,首先要對預制柱、承臺、預制柱等進行銜接。在安裝時,需在預制柱的頂部放置型鋼,并采用預制柱和底座的螺栓組合,使其能夠靈活地調(diào)節(jié)安裝角度,以提高工程的整體效率。在設置剪力鍵時,為了使剪力鍵具有較好的剪切特性,必須將剪力鍵置于被安裝的預制柱的基座上,以進一步增強預制柱的抗剪強度。另外,還需要對鋼筋的連接情況進行適當?shù)臋z查,這是影響預制柱在裝配后的承載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重視這項工作。一般將鋼筋的接頭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接頭,另一種是焊接,而不管是什么類型的接頭,在連接完畢后,施工人員必須對接頭的平整程度進行檢驗,若出現(xiàn)界面傾斜現(xiàn)象,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不影響下一步的施工。
·安裝預制梁。在對預制梁進行安裝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保證在吊裝時預制梁的受力是均勻的。在具體的施工中,可以利用型鋼輔助設計方法,為不同構件的銜接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并保證其能有效地改善整個結構的承載能力。另外,在預制梁的安裝過程中,還要對預制梁的實際受力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按要求在預制梁的兩端分別加設鋼板和鋼筋,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改善預制梁的抗剪承載力和抗彎性,使其能夠承受更大的載荷的目的。
·安裝預制板。在施工前,施工人員要對預制板進行分類和標記,以免因組織錯誤導致工期延遲。同時,根據(jù)施工圖紙,施工人員要對預制板進行編號。在吊裝過程中,首先要對預制板吊拉環(huán)進行合理的清理和布局,然后再進行水泥砂漿的鋪設,以減小預制構件的拉伸應力。另外,在整個預埋件的裝配中,施工人員要特別重視接頭的處理,并嚴格按照圖紙上的要求進行施工,避免對預制板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此,有關部門要加強重視,并保證鋼筋等材料的安裝嚴格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進行。除此之外,在管道安裝完畢、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施工方要對接頭進行及時修補。為了防止混凝土開裂、漏水等問題,可以在預制板的豎直邊緣上安裝一個鍵槽。
施工|預制構件連接
預制件的連接也是裝配式結構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適當?shù)倪B接技術可以極大地改善預制件結構的整體性能,所以,有關部門要根據(jù)預制件的具體情況和各種連接形式的優(yōu)點來進行合理的選擇[6]。目前,常見的連接形式有機械式、混凝土澆筑式和灰泥連接三種。機械式主要采用機械套管進行連接,這種連接方法一般對結構的抗拉強度、鋼筋質(zhì)量有很高的要求。在裝配式建筑中,混凝土澆筑是最常用的一種,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它都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良好的連接作用。而灰泥連接則多用于吊運部位的聯(lián)結。相關的施工單位可以按照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為合適的連接方法。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分享到